两个iPad:霸道的苹果 自救的唯冠

[阅读: 次]  日期:2012/03/13  来源:  [字号: ]

 

人们喜欢看这样的故事。

一边是享誉全球、富可敌国的超级公司,一边是巨额亏损、风雨飘摇的显示器制造商;畅销全球的的iPad是苹果的智慧结晶,而这个名字在中国大陆,却偏偏是深圳唯冠所注册。现在因为iPad这四个字母,两家公司死掐了。看似力量悬殊,可谁能笑到最后,还真不知道。

谁的iPad

2月14日晚上,苹果CEO蒂姆·库克盛装出席高盛科技与互联网峰会,并发表演讲。

“iPad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5500万台,这是在不到两年内完成的。”蒂姆·库克特意强调了这个数字。之前,卖出5500万台mac,苹果用了22年,5500万台iPhone,用了3年。

就在此番演讲的前一天,苹果的股价刚突破500美元大关,其4647.82亿美元的市值,也超过了Google和微软的市值总和。按市值计算,苹果已是全球最大公司,富可敌国。

“苹果公司这么有钱,为什么在利用其现金储备时依旧十分谨慎?”峰会上,有人向蒂姆·库克发问,后者却不以为然,“我们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用于收购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诸多资产……”

或许是个巧合,几乎同一时间,中国许多地区的工商部门,正在查封苹果iPad的销售渠道,而查封原因正是其涉嫌“商业侵权”。几日后,亚马逊、京东等网上商城售卖的iPad也悄然下架。因为在中国大陆,iPad商标并非苹果所有,而是属于深圳唯冠。

在世界范围内,最早注册“iPad”商标的是深圳唯冠的母公司—台湾的唯冠国际。从2000年开始,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台北就在多个国家注册了iPad商标,深圳唯冠则于2001年在中国大陆注册了iPad和IPAD商标(注册号分别为1590557和1682310)。彼时,苹果的iPad甚至还没有雏形。

2009年,唯冠以3.5万英镑的价格将iPad全球商标权转让给苹果公司。也正是这一纸转让协议为今日的纠纷埋下了隐患。苹果认为几年前就买下了唯冠iPad的全球商标权,是深圳唯冠拒绝在中国履行与苹果的协议;深圳唯冠则表示台湾的唯冠并不能代表其出售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,用唯冠公司代理律师谢湘的话来说,“这就好比爸爸不能随意变卖儿子的财产,即便我们是法律上的父子关系。”

双方的“iPad”商标权争夺纠纷最终闹到了法院,2010年4月,苹果将唯冠告上了法庭。2011年12月,深圳中院裁决苹果一审败诉,深圳唯冠仍拥有iPad商标。苹果不服,终审结果即将在2月29日由广东高院宣判。

但在一审结果出来后,本是被告的深圳唯冠,立刻采取了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,包括在深圳起诉顺电,在惠州起诉国美,在上海起诉苹果经贸公司,申请海关禁令,禁止iPad产品的进出口……而全国20多个地区工商部门的介入查处,则让苹果公司处境艰难。

霸道的苹果,自救的唯冠

事实上,相对于近日来苹果与深圳唯冠你来我往间的谁卑鄙、谁高尚的证据论战,这场纠纷背后的各自算盘更有看头。

这则纠纷备受关注,除了苹果的显赫背景外,另一原因则是控告苹果商标侵权的深圳唯冠正深陷破产的泥潭之中。

深圳唯冠的母公司唯冠国际曾是世界第四大平板显示器制造商,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和美国多家液晶企业的反垄断诉讼影响,就此陷入债务危机,再未翻身。

深圳唯冠成立于1991年,鼎盛时拥有员工5000多人,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国外贸出口百强之一。2010年,受巨额债务拖累,深圳唯冠资产被查封,现在剩下的只有空旷厂房。

公开资料显示,目前深圳唯冠的流动负债净额已经达到28.7亿元,还有38亿元的贷款逾期未还,同时,对中国银行、民生银行等8家银行负债约1.8亿美元,唯冠的资产和商标也早已被这8家债权银行查封。对濒死企业深圳唯冠而言,也许iPad这四个字母在中国大陆的商标使用权,已是它目前最值钱的资产和救命稻草。

 

其实,唯冠和苹果原本是有机会坐下来好好谈谈的。但自从2010年,深圳唯冠因巨额亏损被查封资产之后,因为各自的一些小算盘,事情开始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。

当时,随着中国大陆地区iPad上市日期的日益临近,唯冠方面曾想过把iPad商标从负债累累的深圳唯冠转移,这样便于自己去谈判出售iPad商标。但香港法院2010年的一纸禁制令让唯冠的如意算盘落空。

苹果在得知这一消息后,以为被查封资产的深圳唯冠已无精力继续纠缠商标转让事宜,断定自己拿下中国大陆地区的iPad商标只是时间问题,于是开始正式在中国销售iPad。不过,苹果未料到,8家债权银行并未让深圳唯冠破产,而是决定让其继续清偿,而清偿的核心资产,就是苹果能为iPad商标支付多少转让费。

2010年4月,深圳唯冠曾为iPad商标要价1000万美元。苹果公司被激怒,随即向深圳市中级法院起诉,要求深圳唯冠公司执行其与台湾唯冠达成的商标转让协议。

与此同时,中国逐渐成为iPad在全球最成功的市场之一,在中国的平板电脑市场中,iPad占有五成以上市场。不过就在iPad的销量一路飘红的时候,2011年底,深圳中院一审宣判,驳回苹果起诉,iPad商标仍归深圳唯冠。于是,被告深圳唯冠开始维权,被动变主动。

“应付邻居们”

到底是谁的iPad,2月29日广东高院即将作出终审判决。在结果出来之前,深圳唯冠抛出了“橄榄枝”—4亿美元,相对于此前100亿元人民币的索赔额,已缩水了四分之三。

这场官司让唯冠的知名度急剧蹿升,如果最后唯冠赢得了胜利,那对于这家破产边缘的公司来说,无疑是一次商业奇迹。

唯冠企业的掌舵者杨荣山甚至已经规划了东山再起:“中国有一家从事芯片行业的500强企业表示,只要二审赢了,会支持经营、发扬唯冠品牌。”

对于唯冠来说,最好的结局也许并不是夺回“iPad”这四个如雷贯耳、离开苹果又一无是处的字母,而是将其卖上一个好价钱。

对于苹果来说,如果终审败诉,那么意味着现有的iPad产品都将被强制下架。此外,除去对深圳唯冠的商标侵权赔偿外,还可能要面临巨额的罚款。于消费者而言,未来也将面临iPad缺货、涨价等等一系列问题。

现在,不少“果粉”开始担心,如果苹果最后败诉,iPad要改名的话,该叫什么好呢?一时间,在网上掀起了一个给苹果平板电脑命名的小高潮。有人建议在Pad前面可以更换其他字母,比如aPad、tPad等,可随即就有人发现,从aPad到zPad早已经全被抢注。

有意思的是,与沸沸扬扬的iPad商标之争的同时,网上也爆出著名互联网公司Facebook在中国狂注60多个商标的新闻。

其注册领域甚至包含男女服装类,如“The Facebook”、“FB”等,Facebook的音译中文商标也被重点保护,如“飞书博”、“脸谱”、“面书”、“费司布克”等。这一举动几乎将与Facebook有关的所有潜在商标一网打尽。

一直未放弃进入中国市场的Facebook显然在竭力避免发生苹果的这种悲剧。要知道,除了iPad之外,iPhone也在中国遭遇到了“商标危机”。在义乌经营灯具的老板蔡志勇就为自己的灯具产品申请了iPhone商标。

按惯例,知名的国际品牌为了避免发生商标权纠纷,都会进行全类别(共45个类别)商标注册。而iPhone在中国只申请注册了20多个商品类别的商标,其余大多数已被国内企业申请注册。

苹果公司在商标方面,似乎一直过于傲慢,而它也正为傲慢而付出代价。深圳唯冠作为iPad商标在中国的所有者,虽然很多纠纷还悬而未决,但也正如其所说,“这是商战,无关道德”。

在商业社会,商标侵权与被侵权一直是一个很普遍的话题。改革开放30年来,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也不断遭遇各种各样的商标纠纷。像“五粮液”在韩国,“红塔山”在菲律宾,“同仁堂”在日本都已经被注册。受害者队列中,还有狗不理、六必居、王致和等。这里面,既有恶意的抢注,像王致和;也有非恶意的撞车,像联想、《读者》(原来叫《读者文摘》,美国也有一个《读者文摘》)。

对于大陆法系的国家,都采用“注册在先”的原则获取商标。而英美法系的少数国家和地区,则采用“使用在先”原则,即谁最先在市场中对商标进行使用,谁就有专用权。

英语中有个词语叫“infringement”,意为商业侵权。用中文音译,就读作“应付邻居们”。对于苹果公司来说,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infringement,想想怎么应付那些 “邻居”。

评分:

阅读排行

版权所有: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 未经书面许可 严禁复制本网站内容
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