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津冀协同发展:首都治理城市病迎来三大拐点

2017年02月21日09:10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
  日期:2017/02/21  来源:  [字号: ]
[导读]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(记者朱竞若、贺勇、王昊男)水资源紧缺、雾霾袭来、人口超载,北京被环境问题压得喘不过气,环境建设成为市民期盼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。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,为北京打开了发展空间。数据显示,北京环境向好的逆转拐点,已在2016年底稳定显现。

 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(记者朱竞若、贺勇、王昊男)水资源紧缺、雾霾袭来、人口超载,北京被环境问题压得喘不过气,环境建设成为市民期盼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。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,为北京打开了发展空间。数据显示,北京环境向好的逆转拐点,已在2016年底稳定显现。

  “量水发展”,地下水位实现由降到升!

 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金树东介绍,2015年北京地下水位止跌回稳,基本与上一年度持平,到2016年11月末,地下水位同比回升0.42米,地下水储量增加2.2亿立方米,密云水库17年来首次出现16亿立方米库容。

  北京资源性缺水,不得不靠长期超采地下水保障城市用水。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,北京市不断强化“量水发展”理念,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加强区域用水总量控制,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。南水北调通水以来,北京市强化外调水、地表水、地下水、再生水统一调度,合理压减集中地下水源取水量,促进了北京地下水的涵养和回升。

  联防联治,空气质量持续改善!

  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”2013年,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第一年,中度以上污染天气高达105天,没能完成PM2.5下降5%的年度目标,市政府接受人大代表问责。京津冀协同发展,三地和北京周边七省区联合行动,治理力度不断加大。2016年,北京终于迎来空气质量改善拐点,中度以上污染天气降至90天。

  市环保局局长方力介绍,最近几年是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最大、措施最丰富、成效最显著的时期。特别是2016年,全市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PM10、PM2.5四项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0、48、92和73微克/立方米,同比分别下降28.6%、4.0%、9.8%和9.9%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(优和良)198天,同比增加12天,达标率54%,重污染39天,同比减少7天。

  人随业走,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增到减!

  2000年至2012年,北京人口增加700多万,人口过度超载,导致“大城市病”集中暴发。北京协同发展疏解功能是关键。人随业走,大红门市场、动物园批发市场外迁,周边交通拥堵明显缓解;大批工业企业外迁,带动就业疏解;北京电影学院落户怀柔,城市学院迁往顺义,人民大学新校区选址通州,一批高校和著名医院向外疏解,带动人口均衡分布。

  市发改委主任卢彦介绍,截至2016年末,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2.9万人,同比增加2.4万人,增量同比减少16.5万人,增速同比下降0.8个百分点,其中城六区常住人口2016年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,比2015年减少35.3万人。

评分:

阅读排行

邮编:100007  电话:010-64069066 010-64077884  E-mail:bjawe@vip.sina.com 协会微信公众账号:ibjawe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西局南街168号(丰顺驾校院内)
版权所有: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
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